國內供需相對偏緊,出口價格優勢不明顯,304不銹鋼管出口量繼續出現小幅的下滑,雖然價格優勢并不明顯,但2018年全球(除中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6%,而2017年增長0.6%,全球(除中國外)地區304不銹鋼管消費量保持相對理想,是中國304不銹鋼管貿易摩擦的壓力下能夠維持一定出口量的保障。
2017年我國
304不銹鋼管出口量整體呈下降態勢,在10月份出口量達到低谷,2018年年初我國304不銹鋼管出口達到了近年來的最低值,但后期伴隨國內鋼價的持續下跌,出口優勢開始顯現,1-6月份的出口量呈逐步上升,在6月份達到了歷史的峰值。后期由于國內部分地區出現了限產,并且需求也有所上漲,導致鋼價開始走高,雖然在11月份開始鋼價出現下行,但國內外價差并不明顯,導致出口量開始逐步下降,同比增速也由正轉負。由于年初出口量過低,導致2018年出口量較2017年仍呈下降趨勢,但降幅有所減緩。
國內需求較好
是抑制我國304不銹鋼管出口的主因
雖然2018年國內經濟主要運行指標增速繼續回落,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整體來看,國內經濟穩中趨緩,韌性較強。而對304不銹鋼管下游消費而言,房地產行業表現較好,新開工和施工增速始終維持在高位,對鋼
材需求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其他行業如基建投資增速雖然下滑較快,仍維持正增長,造船、工程機械表現搶眼,汽車以及家電表現相對較弱,尤其是汽車行業,在購置稅刺激政策退出之后,汽車產量同比增速由正轉負,2018年同比下降4.2%,但由于國內限產對板材影響更大,也抑制了板材出口量的增加。公司不斷調整、優化產品結構,使產品類別遵循“長特優、高精尖”的戰略指導思想進行規劃,推動了公司高附加值產品的進一步協調發展。自1996年以來,公司成功開發了工業用中、大口徑304不銹鋼管管焊接管、通過了省級新產品鑒定,LNG用中大口徑厚壁管,為LNG整個產業鏈提供優質產品;2008年引進630自動焊接機組,改變了長度12米大口徑304
不銹鋼管焊接管依賴進口的現狀;公司研發的超(超)臨界電站鍋爐用無縫鋼管先后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技術鑒定和全國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技術評審的雙重認證,國內首創,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部火炬項目;公司研發的核聚變PF、TF導體鎧甲(稱為“磁籠”的“人造太陽”核心部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核電站蒸汽發生器用800合金 U形傳熱管實現核電出口關鍵部件的國產化;公司生產我國自主研發的CAP1400首臺核電蒸汽發生器用690合金傳熱管,標志著公司研制的蒸汽發生器U形傳熱管全面進入核電市場;與其他企業合作開發的鎳基合金油井管(TDJ-G3合金、28合金、825合金等),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油氣開采行業。